- A+
雖然,台灣地區透過相親到廣西娶大陸新娘也主要是娶漢族的廣西新娘,但廣西地區有許多少數民族,在與廣西新娘相親的過程還是很容易遇到少數民族,甚至娶到少數民族的廣西新娘,所以來介紹廣西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廣西少數民族歌謠文化。
1 愛歌如命的民族
現有資料顯示,廣西少數民族歌謠最早見諸文獻的有兩則。一是西漢劉向《說苑•善說》用漢字記越音所錄春秋戰國時期的《越人歌》。經學者考證,《越人歌》為古越語,其語法結構、語音格律等均與今壯、侗語相近,當屬壯侗語各民族歌謠之源。二是《周禮•春官》所載"四夷之樂"。經學者考證,"四夷之樂"中的南方之樂曰"任"。現廣西東部一帶流傳的瑤族《盤王大歌》中有一套曲目叫《七任曲》,學者們認為這套七任曲與周代的"四夷之樂"中的"任"有密切關係。
唐宋以來,有關廣西民族歌謠的記載源源不絕,比如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清人閔敘《粵述》、清人李調元《南越筆記》都記載了瑤族"踏歌",清人趙翼《簷曝雜記》等分別記載了"趁墟唱歌"、"群歌"等等,其中明人鄺露《赤雅》所記"浪花歌"與清人陸祚蕃《粵西偶記》所載壯歌更為突出,前者細緻地描述了壯族"歌圩"活動的情景,後者詳盡地論及壯歌與俍歌"五言八句十二唱"(即"勒腳歌")的結構與"腰腳韻"的藝術特色。
廣西少數民族歌謠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一直令人歎為觀止,它涵蓋了各族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諸如生產勞動中的漁獵採集、開山挖地、農事耕作、伐木造屋、築路架橋,社會生活中的倫理道德、尊老愛幼、人際交往、迎來送往、娛樂嬉戲,人生禮俗中的生男育女、成年儀典、婚戀嫁娶、添糧補壽、喪葬祭祀等等,無不訴諸歌;甚至講述本民族的傳統歷史文化、傳授日常的生產生活知識、調解民間糾紛、判斷是非曲直等等,也都以歌代言。由是,相應的歌種、歌名也難以數計,僅《中國民歌集成•廣西卷》就收集了各民族不同曲調的民歌達3000多種。可以說,每個民族的歌謠都是本民族的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2 多姿多彩的歌謠
廣西少數民族千百年的歌唱實踐,不僅為後人留下了遍佈各地的歌謠習俗,還有那傳揚不息的動人歌聲。
創世古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對天地萬物起源的解釋,也都有自己神話的體系。對於沒有文字的廣西少數民族而言,節奏韻律鮮明的歌謠最便於口耳相傳,因而也是承載、記憶民族歷史的最有效手段。
在廣西,壯、侗、毛南、仫佬、水、瑤、苗、彝、仡佬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創世古歌。
《布洛陀》是廣西壯族著名的創世古歌。布洛陀是壯族的創世始祖,民間多有歌謠讚頌,大多由道公、師公、麽公在宗教儀式中唱敘,表現了布洛陀創造天地萬物、規範倫理道理等方面的偉大功績。東蘭縣壯族民間以女性始祖米洛甲為歌頌對象,唱敘她養育子女、嘗百草以奶水培育穀種、偷星星作燈為人類帶來光明、與布洛陀造牛助人們勞動等艱苦歷程。
瑤族創世古歌《密洛陀》流傳于都安、巴馬等地自稱為"布努"的瑤族聚居區,是人們在給密洛陀及24位男女大神還願時唱敘的。全歌主體部分共10萬多句,還願時由12位師公分主客兩方連唱七天七夜或十二天十二夜。它除了歌頌密洛陀開天闢地、創造人類、與妖魔怪獸作鬥爭等壯烈業績之外,還敘述了民族遷徙的原因和經過、族群內外的矛盾和衝突、族姓分開傳宗接代等重大事件。
敘事長歌。壯族敘事長歌《莫一大王》流傳于廣西西北部和中部壯族地區。在壯族民間,莫一大王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壯族敘事長歌《莫一大王》敘述了莫一從吞珠-抗糧-當王-壓日-趕山-種竹育兵-射箭-紮草造兵-砍頭到變蜂的神奇經歷和他堅忍頑強、不屈不撓的鬥爭。
那坡縣彝族民眾在祭祀活動中,常在銅鼓上擺上祭品,唱敘表現民族遷移歷史的敘事長歌《昆侖歌》《金竹生彝王》《金竹情》《開田插秧》《彝家造銅鼓》等。
壯族嘹歌是一種五言四句體的壯歌,全套歌有1.6萬多行,包括《三月歌》《日歌》《夜歌》《入寨歌》《唱離亂》《建房歌》《散歌》7種,內容極為豐富,有山川景物、農耕工藝、民情世俗、戀情婚嫁、事件人物等,反映了壯族的社會、歷史風貌,抒發了人們的生活情感,被認為是壯族古代原生態百科全書。
此外,廣西少數民族還善於將一些來自中原漢族的、曲折動人的傳說故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孟薑女的故事等)進行帶有明顯地方性和民族化的再創作。
男女情歌。見面歌、試探歌、讚美歌、定情歌、別離歌……男女青年通過唱歌交流感情,談情說愛,直至唱定終身,是傳統廣西少數民族愛情生活的一大特點,因此歷來有"倚歌擇配"的說法。這種聚會對歌、交情會友的習俗,滲透於廣西各民族的日常生產生活和節日當中。
禮儀風俗歌。在生活歌化的傳統廣西社會,最典型的場景當是人們在群體勞動、趕圩做客、路遇休閒和互訪聚會中的歌唱活動。這是人們表達友好情意的重要方式,堪稱"以歌為禮"。
對廣西各民族來說,無歌不成宴,酒席和唱歌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廣西仡佬族人在婚嫁宴會上也敬酒對歌,主人以歌勸酒,客人以歌回敬,一來一往,好不熱鬧。
3 民族歌謠的盛會
廣西少數民族歌謠的歌唱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流傳最廣、最受崇尚、最能代表廣西傳統歌唱習俗的則是群體對歌。
瑤族坐歌堂。傳統瑤族社會普遍有"坐歌堂"的習俗。在大瑤山,逢年過節或家裡有客人來時,人們在堂屋內燒起一堆大火,男女團團圍坐著對歌,有的地方叫"火堂"或"唱香哩"。對歌的人可多可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參加,唱的內容不受限制。開始時,先由主家一方的歌頭領唱,然後眾人和唱並進入歌堂,主客雙方按特定的位置就座,獻茶、敬煙並以歌對答。接著,雙方正式進入對唱過程,內容包括遠古故事、猜物拆字、生產知識、傾訴身世或愛情等。午夜時,包括客人在內的已婚男女會悄悄起身退場,讓未婚的青年男女自由對歌談情,通宵達旦。
苗族"坐妹"。苗族青年男女會在農閒季節、傳統節日、辦喜事和趕場天進行社交和娛樂,苗語稱"游方",又稱"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在苗族村寨,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場"。它大多位於幾個寨子之間的中心地帶,有時是在村莊旁邊平緩的草坡上。在休閒的日子裡,每當夜幕降臨時,外面村寨的小夥子們就用吹木葉、口哨等信號,把村寨裡的姑娘邀約到游方場來。在那裡,他們有的對唱情歌,有的傾心交談。
侗族"行歌坐夜"。三江、融水一帶的侗族社會有"行歌坐夜"的習俗,它是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談情說愛的通稱,也稱為"走寨"或"走姑娘"。每當夜幕降臨時,小夥子就成群結隊彈著琵琶,到別的村寨去尋找心愛的姑娘。聽到小夥子的歌聲,姑娘們會用歌聲對答,試探對方的才情、品性。如果姑娘有意,會悄悄地打開緊閉的大門,讓它虛掩著。密切注意一切動靜的小夥子就心領神會了,輕輕地走進去,轉身帶上門,找到位置坐下來,和姑娘打招呼,對起歌來。
壯族歌圩。歌圩這一習俗在壯族社會尤為普遍,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壯族各地的歌圩還有600多個。它主要發生在春、秋二季,具體節期各不相同,最著名的是三月初三。這一天是人們走親會友、聚會宴飲、對歌傳情的日子,素有"歌節"之稱。參加歌圩活動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小規模的歌圩有一兩千人,大規模的歌圩多達數萬人。壯族歌圩內容豐富多樣,隨時代變化而不盡相同。在傳統歌圩中,除了青年男女的對歌交情之外,還有搭閣、搶花炮、唱戲、拋繡球等;現代歌圩則還有對歌比賽、打籃球、下象棋等。在當代壯族社會,歌圩成為以歌代言的一種社交和娛樂活動。
4 民間歌者的風采
歷史上,廣西少數民族,不論男女,凡長到四五歲,就開始學唱山歌。父親教兒子,母親教女兒,形成年幼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統習俗。在農村中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嫁喪葬,逢年過節及青年男女間的交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
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歌圩中出類拔萃的歌手被推舉為歌王,成為眾人推崇的對象。而居於歌王之上的,就是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了。
有關劉三姐唱歌、對歌和傳歌的故事主要流傳於廣西、廣東、貴州、雲南、湖南、江西、臺灣和香港等省、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內的69個縣市。其中,廣西有貴港、宜州、來賓等38個傳播地,占55%。顯然,廣西的傳播地點最為密集,覆蓋面遍及廣西東南西北多個地域,而其他各地大多為流傳的輻射地帶。
壯族民間傳說認為,劉三姐生於唐代,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她的才華遭到流氓惡霸的嫉恨,後被害死於柳州,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
準確地說,劉三姐並非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壯族群眾根據自己對山歌的體驗和理想追求而塑造出的心目中一位創造了山歌和愛情的歌仙。"劉三姐乃歌圩風俗之女兒。"劉三姐不但與歌圩緊密相連,更是歌圩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時,劉三姐也是壯漢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產物。秦漢以後,中原民族大量南遷,尤其是唐代,漢族文化在嶺南廣泛傳播,不僅使"官話"(漢語西南方言)成為壯漢民族之間交流的通用語言,而且壯族傳統的五言四句體的"歡"(即山歌)也吸收了漢族七言四句體的詩歌、民歌形式,但仍保留壯族押"腰腳韻"的傳統。
因此,從本源上來說,"劉三姐山歌"則是壯族及其先民創作的以"劉三姐"藝術形象為表徵的傳統歌謠文化的積澱和昇華,同時又在民族雜居的地區流傳並衍生演化,進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劉三姐歌謠文化。
5 薪火相傳的執著
廣西各級政府都組建了包括傳統歌謠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制定了保護、傳承的有效措施和與時俱進的發展規劃。
人的保護。廣西少數民族的一些歌手成為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得到了各級政府的保護、扶持與資助。政府還鼓勵、支持其傳統"歌圩"活動,宣導原生態民歌的各種賽事,進一步擴大了民族歌謠的生存空間。
歌的傳承。少數民族歌謠入選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入校園傳唱。三江民族實驗學校、梅林鄉、富祿鄉中小學辦起了"侗族大歌班"。"壯族嘹歌進校園"活動逐漸在平果縣各鄉鎮中小學鋪開。少數民族歌手班前後共培養了近700名學員,開啟了大陸少數民族歌手傳承的新模式,其辦學經驗和培養模式為解決大陸少數民族歌手傳承的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廣西藝術學院於2008年開設了民族音樂表演(演唱)專業,2009年成立了民族藝術系,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科研""聲樂""器樂""理論"4個教研室,堅持將民族民間文化元素滲透到教學與實踐中,開展了高等教育民族音樂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壯語新歌是壯族原創新音樂,是近兩年來開始在壯族青年中興起的時尚潮流,越來越多的壯族年輕人開始用現在流行的手段演繹傳統音樂。他們的音樂大都來源於生活,把生活與音樂結合起來,唱出心中的理想與信念,現已出版壯語新歌音樂專輯《貝儂》,受到廣西壯族群眾的歡迎。
通過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和《印象•劉三姐》兩個載體,廣西的民歌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並喜愛。
寫在紙上的歌謠只是一次唱誦的縮影,作為生活方式的歌唱一直是在流動著的。只要生活還鮮活而靈動,歌唱就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源頭。現在,廣西少數民族歌謠既有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澱,又有生機盎然的傳承新姿,正以嶄新的態勢向世人展現自己的獨特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