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目前,不少有意娶大陸新娘而到湖南相親娶湖南新娘的台灣男性,很多是在湖南邵陽在進行相親活動,所以這邊為一些有意娶湖南新娘的台灣男性簡單介紹湖南卲陽。
邵陽,地處湖南省西南,原名寶慶,邵陽古城建於春秋時代,踞資江之上游,邵水之北。邵陽曆史悠久,風景如畫,人文薈萃,是湖南省人口第2多、面積第3大的城市,總面積20829平方千米。 邵陽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老工業基地,素為“上控雲貴,下制長衡”的交通要塞,為湘中及湘西南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邵陽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東臨衡陽市、南面永州市,西南抵廣西自治區桂林市,西接懷化市,北達婁底市。邵陽,湘中明珠、資水名城,建城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500多年,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名播湖湘。漢置昭陵,唐設邵州,宋稱寶慶,民國改為邵陽。
在2010年大陸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邵陽市常住人口7,071,741人,占湖南人口的10.77%居第2位,人口密度340人/公里2;男女性別比為107.95比100。按受教育程度分,大學以上文化程度佔總人口的4.4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佔總人口的60.01%,文盲率3.24%。轄區內共有1,950,605個家庭戶,家庭戶人口6,913,913人,佔總人口的97.77%;家庭平均人口規模3.54人。年齡構成上,14歲及以下人口1,512,664人,佔總人口的21.39%;15-64年人口4,862,468人,佔68.7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696,609人,佔總人口的 9.85%。
邵陽人口多,人均資源貧乏。全市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58畝,人均水田僅為0.46畝;為謀生,邵陽人一直以來有外出務工經商的傳統。據不完全統計,在大陸各地生意達到一定規模的邵陽商人已在50萬人以上,其中資產達100萬元以上的有20萬人,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商界勁旅。邵陽商人又以邵東人最具代表性,資產過億元達50人以上,過千萬元的達到3千餘人。邵東有30萬人常年在外務工經商,邵東商人足跡遍布大陸。
邵陽市地處亞熱帶,屬典型的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盛吹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吹偏北風,低溫少雨;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雨水充沛,且雨熱同季,受地貌地勢的影響,氣候複雜並垂直變化和地區差異明顯。全市年平均氣溫16.1-17.1℃,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6.6-28.5℃之間;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4.7-5.6℃。
邵陽話,是漢語湘方言的一種,屬於漢語湘方言婁邵片。市區以及東部四縣邵陽方言各有特點,西南如洞口也流行贛語以及西南官話。邵陽話語速快,沒有很強的頓挫感,是在老湘語的基礎上糅合了各地方言的元素。邵陽話語調、語速、節奏、發音以及詞彙等方面在湘語系中有明顯特點。湘語(指老湘語)與吳語是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湘語也保留了相當多的古音,邵陽話屬於新湘語,平翹舌、前後鼻音、全半聲等無區分。
世居邵陽的苗、瑤、回、侗4個少數民族,人口均在萬人以上。其中苗族有30.6825萬人,瑤族31665人;回族29126人,侗族22203人。其他35個少數民族,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有土家族、壯族、仫佬族;100人以上的有滿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彝族、白族;10以上的佤族、哈尼族、傣族、水族、高山族、蒙古族、藏族、布郎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傈僳族;1人 以上的有毛南族、仡佬族、佘族、普米族、基諾族、景頗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薩克族、納西族、錫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羅斯族。
邵陽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城步、新甯、綏甯、武岡市、洞口、隆回等縣,建國後,邵陽市在黨的民族區域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區成立了一個民族自治縣一城步苗族自治縣,全市共有25個民族鄉,其中苗族鄉8個,瑤族鄉7個,侗族鄉2個,回族鄉1個,苗族侗族鄉4個,侗族苗族鄉2個,苗族瑤族鄉1個。
我們是專業大陸新娘介紹的婚姻媒合,協助有意娶大陸新娘的單身男性順利透過相親方式娶到大陸新娘,但還是建議多瞭解大陸新娘的成長環境與文化習俗等,才有助於溝通相處,讓與大陸新娘的婚姻更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