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婚俗百科今天來談談"姐夫娶小姨";契丹風俗中,婚俗是比較重要而獨特的一種。遼史中關於"青牛白馬"的傳說,不僅記錄了契丹民族最早的歷史起源,而且反映了契丹民族最初的婚姻狀況。
在這個傳說中,契丹人將自己的祖先說成是一位騎白馬的男子和一位乘青牛的女子,相遇後互相愛慕,結為夫妻,生子繁衍,逐漸形成了契丹八部。
傳說反映出契丹族很早就已開始實行氏族外婚制,即兩個不同世系的氏族之間互相通婚。而這兩個氏族,則分別被神話為以"青牛"和"白馬"為圖騰的世系集團。
契丹建國以後,以"青牛"為圖騰的血緣集團被標記為"耶律"氏;以"白馬"為圖騰的血緣集團被標記為"蕭"氏。在經歷了漫長的社會變遷之後,契丹族依然遵循著兩姓互為婚姻的特點。並由於這種習俗,在遼代的契丹社會裡,形成了一系列開放多樣、獨特的婚俗現象。
契丹人的姓氏基本為耶律和蕭兩姓。其中耶律一姓,包括原大賀氏、遙輦氏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家族的世裡氏;蕭姓則包括乙室氏、拔裡氏和斷腕太后述律平家的述律氏。契丹族的通婚基本都是在這兩個姓氏之間進行的。從阿保機的四世祖薩刺德開始,屬於阿保機家族的耶律一系世裡氏和述律(後改為蕭)氏就形成了互相通婚的習俗。終遼一代,這兩個家族之間始終都保持著牢固的嫁娶關係,這一方面是因為延續了契丹族兩姓為婚的古老傳統,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契丹王朝創立後,耶律阿保機及其後繼者將這種關係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規定屬於阿保機家族的耶律皇族只能與蕭姓的述律後族相通婚。因此,遼代帝王娶後,尤其是娶原配妻子,只能在蕭氏家族範圍內選擇。遼代的九位皇帝,除了世宗耶律阮兩個皇后中的甄氏為漢人以外,皇后的位置一直在蕭氏家族內傳承。到了遼聖、興、道宗時期,這種情況更是達到了巔峰,由於這三個皇帝的皇后均出自述律平父族蕭陶瑰一家,故出現了"一門三後"的說法。
這種兩姓為婚的制度在中國古代帝王婚姻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後世的滿族與蒙古族聯姻雖然與之有相似之處,但耶律皇族集團與強大的蕭氏後族集團世代聯姻的做法,是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這既是民族發展、社會變遷中對固有傳統婚俗的延續,更是遼代實行皇族與後族共同執政的國策體現。而遼代皇族通過與後族的聯姻,也起到了擴大統治基礎,鞏固政治地位的作用。
在契丹族內,不僅要執行耶律、蕭兩姓互為婚配的制度,遼朝法律還規定,契丹貴族必須在兩姓之中的兩個高貴家族之間互相通婚,即需門當戶對。開泰八年十月,遼聖宗下詔"橫帳三房不得與卑小帳族為婚"。明文規定契丹貴族不得與平民通婚,如有特殊情況,需皇帝批准方可進行。如此一來,契丹兩姓之間婚配的選擇餘地就很少了,契丹族內出現了表親聯姻、輩分混亂的情況:甥舅、甥姨、表姑侄婚配的現象比較普遍,甚至外孫女嫁外祖父的現象也有。遼太祖阿保機與皇后述律平屬於表兄妹結婚,他們的女兒質古公主,後來嫁給了述律平的弟弟蕭室魯,屬於甥舅為婚。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蕭溫,則是述律平的弟弟蕭室魯與耶律德光的姐姐質古公主所生的女兒,也是舅舅娶外甥女為妻,而蕭溫則既是述律平的外孫女,又是她的兒媳婦。世宗耶律阮的懷節皇后蕭撒葛只,是述律平胞弟阿古只的女兒,述律平是世宗的祖母,阿古只的女兒應當是世宗的表姑,此為表姑侄相配。還有如道宗的女兒撒葛只下嫁蕭霞抹,而道宗又娶蕭霞抹的妹妹蕭思坦為惠妃,這是岳父與女婿之妹的婚配。
按照漢族儒家的綱常倫理觀念,不論輩分的婚姻是一種亂倫的行為,是被嚴格禁止的。但受傳統婚俗的影響,並在政治因素支配下的婚姻制度是很難因此而改變的。即使在漢化已深的遼代晚期,當耶律庶箴提議改革,"使各部自立為姓"。以擴大婚姻範圍,開闢新的婚姻之路時,遼道宗還是以"舊制不可遽厘"為由而拒絕了。於是,這種"王族惟與後族通婚,門當戶對不論行輩"的兩姓婚俗,終遼一代,未能改變。
到了世宗皇帝耶律阮的時候,歷史卻在這裡突然拐了個急彎。一位不速之客踏進遼河流域,闖入遼代後宮。她的出現,引起大遼朝野一片譁然,同時也攪亂了耶律皇族與蕭氏後族交互為婚的傳統。
翻開《遼史•後妃列傳》,我們會看到:在遼代,生前被皇帝立為皇后的共有十二人。她們依次是:太祖皇后蕭(述律)氏、太宗皇后蕭氏、世宗皇后蕭氏、世宗妃甄氏、穆宗皇后蕭氏、景宗皇后蕭氏、聖宗齊天皇後蕭氏、聖宗法天皇後蕭氏、興宗皇后蕭氏、道宗皇后蕭氏、道宗惠妃蕭氏、天祚皇后蕭氏。其中的甄氏,無疑是中途闖入遼宮的一個陌生女人。她是大遼唯一的一位異姓皇后。
那麼,這位甄氏究竟是誰?什麼來歷?她為何能以異姓、異族的身份闖入遼代後宮,登上皇后的高位?
關於她,《遼史•後妃列傳》中只有寥寥數語:"世宗妃甄氏,後唐宮人,有姿色。帝從太宗南征得之,寵遇甚厚。及即位,立為皇后。嚴明端重,風神嫻雅。內治有法,莫幹以私……"身為一代皇后,她的籍貫不明,來路不清,文中只說她是一位有姿色的後唐宮人。
宮人,是做什麼的?東漢、北魏的後宮制度,都有宮人這個等級;唐朝的代宗、德宗、憲宗、懿宗,都是宮人所生。《遼史•後妃列傳》中也有"開泰五年,宮人耨斤生興宗,後養為子"的記載。可見,宮人是地位較低或者沒有封號的妃嬪,她們可以被皇帝寵倖,甚至能生出下一任皇帝來。容貌靚麗、風華絕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得宮中上下喜愛的甄氏作為後唐、後晉兩朝宮人,有沒有生過孩子,無從考證,但後唐和後晉的皇帝,應該是她的男人。
西元94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攻破大樑,滅掉後晉,甄氏時年41歲。隨耶律德光進入大樑的耶律阮雖比甄氏小十歲,卻深為甄氏風姿綽約、儀態萬方的英姿所傾倒,遂納甄氏為妃,對她寵愛備至。次年,耶律德光死於撤軍途中,耶律阮在諸將擁戴下即帝位,隨即將甄氏冊封為皇后,授予皇后紫袋及皇后印璽。兩人展開了契丹婚姻史上驚世駭俗的帝后"姐弟戀"。
由於耶律阮受父親耶律倍影響很大,對漢族封建文化極其欽慕。漢人甄皇后氣質儒雅,舉止端莊,風姿賢淑,具有與契丹遊牧民族女子截然不同的風範。雖為皇后,但處事嚴明,內治有法,從不借機謀取私利。儘管出身微賤,卻因閱歷豐富而具有遠見卓識。這一切,深深打動了耶律阮的情懷。他對甄氏敬重愛戀,寵遇有加,每逢大事,總愛與她商量。很快,甄皇后為耶律阮生下了三皇子耶律只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