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目前,透過相親方式試圖去解決婚姻問題,已成為許多台灣單身未婚男性的熱門選擇;有的人會試圖尋找在做國內婚姻媒合得的婚姻媒合協助,但花了不少錢仍舊找不到滿意的對象後,才開始尋求一些大陸新娘介紹、外籍新娘介紹相關機構業者的協助。
台灣人透過相親方式娶大陸新娘還是集中在娶大陸沿海一帶的大陸新娘,東北新娘也是最近才開始轉為熱門。至於雲南新娘就屬於小眾,比較少人娶雲南新娘,也因此在雲南也幾乎沒有兩岸的相親活動。
雖然,在雲南,幾乎沒有娶雲南新娘的兩岸相親活動,但是仍有不少因為工作、旅遊、親戚介紹等方式而娶了雲南新娘,而大部分人娶雲南新娘,大都是娶漢族的雲南新娘,所以就來簡單介紹雲南漢族婚俗,為準備娶雲南新娘的人提供參考。
雲南自秦漢開始,伴隨著中央王朝對西南夷的開發,就有大批漢族移民進入西南地區,南詔時更有大量遠征軍隊留居洱海。但這一時期的文化交融是一個雙向過程,一方面雲南遊耕民族的"漢化"程度日益加深,另一方面移居雲南的漢族也出現"夷化"現象,最後完全融合進當地民族之中。直到明代,更多的漢族移民雲南,才改變了這一現象。
隨著大批漢族移居落籍雲南,他們將中原的農業文化移植入西南地區,漢文化的一整套婚姻禮俗和家庭倫理道德也就成為滇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地理環境造成了滇雲文化的閉塞性和封閉性,雲南漢族中還保留著讓人驚歎不已的婚姻禮俗中的所謂"漢俗古禮"。雲南漢族婚俗遵循以下六項步驟:
1.相人家。婚姻由父母或族中長輩主持,無論男女,一到十六七歲時,父母便要為他(她)們擇媳、相婿。其選擇標準雖然各地稍有差異,但大體上不外以下各條:門第相當;財產相當;宗教相同;家庭無壞名聲;男女八字不相沖克。以上五條中,最後一條最為重要。
2.下定禮。下定禮亦叫拿八字。日期選定後,男方請兩個做媒者將男孩的生年月日時寫在紅金帖上,準備一些衣料、果子、喜餅、茶鹽、豬羊及金器四五件,請來吹鼓手,送往女家。女方將金器收下,食物約收大半,衣料隨意略收,然後回送鞋帽、筆墨、書籍等物,並將女孩的生年月日時同樣寫在紅帖上,讓男方保存。這一天,男女兩家都要把直系親友請來,擺席款待。此後婚姻就完全有效。如果男女雙方無故向別家議婚,對方可起而干涉,甚至有因此而打官司的。
3.過禮。過禮又叫鞭豬,於結婚前一天舉行。其情形大略與下定禮相同,差異僅在於是由女家送往男家,並且禮物中還須齊備全堂木器及日用大小零星細物。有的人家為節省起見,亦可將下定禮與過禮合併舉行,雙方先將八字寫出(俗稱“草八字”),到結婚前一天一併交換,稱為"兩場穀子一場打"。因為下定禮是由於雙方說成後,或因男女年齡不足,或因結婚的物件一時準備不足,所以先下定禮,作為預約,預約之後,三五月內就可結婚。
4.迎親。結婚前幾天就將請帖分送到各親友處。男方須由新郎親送,女方則由新娘的哥弟邀請。接到請帖後,親友須立即準備喜幛、喜聯、金錢等禮物,女方則只能送衣飾,叫做添箱禮。到了喜期,婦女親友多早起乘轎前往,轎錢照例由主家開發。賓客到齊後,新郎按照擇定的時刻乘轎前往女家迎接。沿途鼓樂喧闐,前面有人打著掌扇、日照等執事。到了女方家,有人照例攔門阻止,直到男方將門包遞入,才開門放進。
又有的地方是由新郎的母親親自去迎接,到女家後,一擁而入,婆婆坐在廳堂中的一把椅子上,新娘出來跪下,穿上鳳冠霞帔,蓋上紅喜帕,由她的哥哥抱入轎內,新娘照例要哭泣。到男家後,於門外大放爆竹,牽親的二女客將新娘送入新房。一對新人坐在床上,由一個福壽雙全的老人撒帳,將松子、瓜子、蓮子、白果子、棗子撒向四方,口裡說著吉祥的語言。然後由一位福壽雙全的老婆婆抬來麵條,新郎先吃,新娘後吃,叫做吃長壽麵。有的又是用酒,稱為交杯盞。之後舉行拜堂禮,先天地,後祖宗,再拜外客親戚,稱為認親,受拜之親友須給以紅包。
晚上,照例要舉行鬧房,親友夥伴們歡聲笑語,滿意而歸。另外,在新房內,還需點上子孫燈,放在新人床下;點上通宵燭,放在床的兩邊,一代表新郎,一代表新娘。如果兩隻喜燭同時熄滅,就為新郎新娘白頭到老的喜兆。
5.回門。喜期過後第三天,新郎、新娘早早乘轎回家,稱為回門。早飯後,新人出去遍拜女方親友,以使新郎與女家親友會面,受拜者也要給以禮物或紅包。晚飯後,新人必須在日落前返回男家,俗稱所謂"帶太陽"。
6.滿月。新人回門後,新娘不得任意歸寧。到結婚滿30天后,女家必派人來接。新娘回家後,住十天八天不等,然後由新郎接回,自此婚禮完全結束。
以上為雲南漢族婚禮的普遍情形,各地又略有差異。到近代,由於社會文化變遷的影響,城鎮有不少漢族仿效西方,是進行西式婚禮;而台灣人娶雲南新娘,不論是透過相親方式或是自行認識、親友介紹等,現在娶雲南新娘也早沒有這樣複雜的過程,只是提供參考瞭解一下雲南新娘的文化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