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目前,台灣男性娶大陸新娘的越來越多,尤其是到福建相親娶福建新娘更是其中的大熱門;可是,如果到了福建就這樣只娶了福建新娘就來去匆匆有點可惜,加上申請福建新娘入台團聚也需要出遊的照片,所以可以趁機會陪同福建新娘一遊,像福清黃檗山萬福寺就是不錯的地方!
福清黃檗山在福廈公路60公里處,福清市漁溪鎮梧瑞村西北面。海拔900多米,景區面積23平方公里,因舊時山上多產黃檗得名。主要旅遊景點有五嶺(馬鞍嶺、鐵灶嶺、吉祥嶺、宮後嶺、絳節嶺)、七石(三山石、飛來石、釣台石、屏石、鼓石、盤陀石、界石)、十五峰(大帽峰、小帽峰、獅子峰、佛座峰、報雨峰、紫薇峰、香爐峰、羅漢峰、缽盂峰、天柱峰、五雲峰、吉祥峰、屏障峰、寶峰、絳節峰)。宋代蔡襄、朱熹、劉克莊和明代葉向高、黃道周等在此留下游蹤。
萬福寺坐落在黃檗山主峰絳節嶺下的萬福寺,是國務院公佈的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之一,為日本佛教黃檗宗的祖庭。該寺創建于唐貞元五年(789年),初名般若堂,後德宗賜額“建德禪寺”。明嘉靖年間毀於倭亂,後漸次修復。明萬曆年間,神宗賜額“萬福禪寺”。 明崇禎年間重修,擴建鐘鼓樓、藏經閣、齋堂、庫房、雲廚等,寺內僧眾超千人,使之成為當時福建佛教的中心之一。
來到黃檗寺,就會為它的濃綠清靜深幽所折服。黃檗寺的全名是黃檗山萬福寺,位於福建省福清是漁溪鎮西北的黃檗山麓的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谷中。南方的豐富的降雨造就了茂密的山林。周圍的山並不算高,主峰大帽山僅有900多米,但看上去很陡峭,又長著密密麻麻的樹木,緊緊地裹住了這個寺院,在喧鬧的人境憑空劃出了一片佛家淨土。
唐開成年間黃檗高僧希運禪師為求佛法,先遊天臺,至天都,經人指點到江西宜豐參禪悟道,出於對原出家地的懷念和鍾愛,將所住道場以黃檗命名,開創了第二座黃檗寺,潛心參學,弘揚黃檗禪法,黃檗寺的影響日益增大,黃檗禪風漸成佛教一個很有影響的宗派。
後來,由希運禪師的弟子義玄禪師發揚黃檗禪法,創立了今天在佛教界佔有主導地位臨濟宗。因此,福清黃檗寺也是如今在佛教占半壁江山的臨濟宗發源地之一,也就是說臨濟宗源自黃檗,但黃檗宗又是臨濟宗的一大流派,由此可見,黃檗寺在我國佛教歷史上有著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黃檗山萬福寺不僅是我國禪宗一大道場,也是日本黃檗宗祖庭。隱元東渡日本後在京都宇治建寺,也是以故鄉萬福寺的建築作為模式,亦名為黃檗山萬福寺。 1979年起,日本佛教界人士多次組團,專程到福清萬福寺謁祖拜塔。1983年日中友好臨黃協會組團來寺時,還樹立了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聖地的石碑以示紀念。
進了山門,是個放生池,池上有座石橋,這石橋和山門成直角。過了石橋,迎面可看到一座觀世音菩薩的石雕立像。觀音菩薩面容端莊慈祥,右手捏訣,左手持一淨瓶作灑甘露狀。
寺院的中心建築大都類似,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黃檗寺是一個在古代遺址上重新修建的廟宇,所有殿堂樓閣大體上是1989年後修復的。黃檗寺可以算是一個美麗的寺院,外有茂密山林,內有綠樹紅花籬笆草地,紅瓦金殿亭臺樓閣,參差錯落。
這裡有一種很美麗的竹子,竹葉很綠,竹竿很直,竹節很均勻,整體上感覺就是那種不高不矮不肥不瘦充滿青春活力健美的竹中之美少女。還有一種十分罕見的鐵樹,它的每枝樹葉都發出重疊的兩箭。
黃檗寺裡有座隱元禪師紀念堂,正中為隱元禪師座像。隱元禪師在明末清初時東渡日本,開創了黃檗宗,對日本近世佛教產生巨大影響。如今,黃檗宗寺院在日本已發展到五百多座,信徒眾多。具有鮮明的漢傳佛教文化風格的黃檗禪已深深紮根在日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和紐帶。
黃檗寺裡有座黃檗亭,亭中掛一面大銅鑼,據說這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一面銅鑼,直徑有一米七十吧。這是日本人山崗容治出資鑄建的,上面有祈求世界和平語句。山崗容治,侵華日軍將領,所指揮的日軍殺害了無數中國人。這銅鑼應是他懺悔和反省的表示,也是他對日本軍國主義罪惡的認識從而表達對世界和平的願望。
我們是專大陸新娘介紹的專業服務團隊,協助有意娶大陸新娘的單身男性順利透過相親方式娶到大陸新娘,但還是建議多瞭解一下大陸相親知識,才能在相親活動中更加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