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三哥,走啊,咱哥幾個晚上喝二兩去,昨兒剛喝完,還沒過勁呢,今兒不去了,您看,咱哥幾個有日子沒在一塊喝了,聊會兒去,走吧,走吧,得,說好了,那少喝點,您瞧瞧,這就要喝上了。
三五知己,幾個小菜,來一瓶二鍋頭,就能一場盛宴,在老北京,喝酒是一種消遣也是一種文化,不用山珍海味,鮑魚,在老北京喝酒喝得是一種交情,一種文化,品的是人生,講的是規矩,在老北京愛喝點小酒的人,是不會去富麗堂皇的大酒店,他們偏愛的是那些在胡同裡的小酒館兒,胡同裡的小酒館兒第一離家近,第二呢這麼多年了也熟悉裡這裡的環境,換一個環境還真不適應。
老北京胡同裡的小酒館兒雖然沒有大飯店的哪種場面,這裡就是幾個家常菜一炒,來瓶北京二鍋頭,哥幾個往椅子一坐,這就喝起來了,在這裡您能找到真正老北京爺,嘴裡說著老北京話,跟這裡老闆沒事開著玩笑,拉個家常,或許有些人會說,開什麼玩笑,在這還能出來老北京的爺,別開玩笑了,現在講究的是大飯店,一是檔次,而是地位的象徵,在老北京爺的眼裡,這跟檔次,地位,錢都沒關係,用不著非得高檔酒菜,老北京的爺要的是一種享受,一種生活上的舒坦。
北京二鍋頭是老北京最愛喝的酒,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輩兒人就喝紅星,一般老北京人喝酒就愛喝高度酒,低度的不喝,我爺爺跟我講過,那時候還喝過,蓮花白,也喝過十三陵,這些我都沒見過,只是聽爺爺講過,喝酒就得有下酒菜,一般北京人喝酒無非就是這幾樣,花生毛豆,拍黃光,拌番茄,鹹鴨蛋,松花蛋,再有一個小蔥拌豆腐。
當然了不能都是素的,怎麼也得來點葷菜,基本上就是這幾樣,醬肘子,醬牛肉,豬頭肉,肉皮凍,可能說的不全,諒解。
這些都不是多麼高大上的下酒菜,但是要說只有這些下酒菜才有味道,回味,哥幾個在一起喝酒,不是有這麼一句話,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酒菜就是一個形式,主要是大家平時工作的原因,很少在一起待著,在一起喝點小酒,無非就是換個環境聊聊天,說道在小酒館哥幾個聊天,什麼都聊,喝著小酒,談笑間,什麼人情冷暖,揮手間,都是過眼雲煙,北京爺們兒的幽默,在小酒館您會發現北京爺兒的哪種與生俱來的哪種范兒,幽默詼諧,談吐不凡,聊到這樣就證明今兒的酒喝好了,喝美了,在老北京的酒桌上,規矩還是有的,酒滿茶半,酒倒上,碰杯也是有規矩的,這裡能看出來,誰的酒杯低,誰的酒杯高,就能知道誰的輩分高低,這麼一個舉動,規矩就在這裡,長幼尊卑,禮節,不能一個勁的敬酒,自己沒怎麼喝,一個人天花亂墜的胡侃著,這裡有個詞,叫雞賊,這樣的人慢慢的就沒人跟您喝了,沒勁。
對於在老北京四九城長大的老北京人來說,對於喝酒,有著自己的理解,喝的是酒,品的是人情,北京爺們兒喝酒,有著那種與生俱來的范兒,對於酒是要品的,和人交往一樣,也許這就在剛喝到嘴裡時那種烈,喝下去之後那種柔,酒到這時候,才會有味道,品味人生的味道。
喝酒只是交往的一種形式,這裡面包含的文化,娛樂,生活,五味雜陳,品的是酒,喝的是對人生的理解,這就是北京爺的生活態度。